大连海事大学-海事家园
标题:
【社团风采】一一大连海事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打印本页]
作者:
心之水选择
时间:
2016-10-6 06:34
标题:
【社团风采】一一大连海事大学法律援助中心
DMU法律援助中心·简介大连海事大学法律援助中心成立于2001年10月,是由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团委直接领导的,接受校团委监督领导,在共青团大连市团委登记注册的公益性社团。中心主要由法学院的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组成,邀请法学院的资深专家、教授组成顾问团,并由法学院优秀的青年教师和热心的专职律师担任指导老师。
大连海事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坚持以保障社会贫弱者能够不受经济困难的制约,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法律帮助权及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人权,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为目标,以“情系法治、追求正义,扶助弱势、服务群众”为宗旨,为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为社会建设、法治进步贡献力量。
法律援助中心以打造“两个平台”为工作的指导方针:即将法律援助中心打造为法学院师生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平台;法学专业学生参与法律职业实践的平台。围绕着两个平台的建设,法律援助中心提出了“五化”改造的新工作思路,即进行志愿者培训制度化,经典活动常态化,志愿者办案团队化,案件处理程序化、志愿者管理衔级化五个方面的工作。
法律援助中心主要指导老师:翟云岭老师 吴淞豫老师 商非老师 王翼彪老师
DMU法律援助中心·组织结构中心充分依托法学院的人才优势,主要由法学院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并聘请法学院资深的专家、教授组成业务指导委员会,由法学院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优秀志愿律师担任指导律师,建设了一支热情高、业务精的队伍。目前中心拥有专家指导教师17人,特聘指导律师9人,本科生志愿者62余人,研究生志愿者47余人。
业务指导委员会业务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心三个业务部,主要负责中心日常案件的处理工作,校外接待站的值班工作,作为法援对外活动的窗口,我们致力于用所学知识帮助每一个前来寻求帮助的咨询者。在这里,我们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队伍为每个人提供服务。我们用行动去践行法援的宗旨!指导老师:翟云岭、吴淞豫。
学术部作为法援的一个新生部门,以笔为刻刀,将思维的粗胚细细刻画,以语言为桥梁,与法学院名师共同探讨时下热点话题。用文字表达我们的法律理想,用交流展现我们的法律素养,致力于法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校内报纸《听涛岛半》和视频节目《名师面对面》的舞台上尽情展现。
培训部培训部是法援的基础部门,承担着对业务部门志愿者的培训与考核任务。在培训部,你可以聆听师长的教诲;可以自由讨论案件,发表意见;可以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进行业务的实践活动。
外宣部外宣部一直以来致力于通过全媒体平台宣传协助其他部门完成工作,除了扎实的法学功底,我们还需要掌握一系列图像、视频、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在对外方面,我们也能通过院际、校际的联谊建立学术交流关系,锻炼自己的沟通交际能力。
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法援对志愿者的管理,各项工作与活动的策划、执行情况监查和材料整理。办公室监督小组对社团新提出的计划进行评估,预测可行性,监督过程,保证活动顺利高效的完成。
值班室地址:大连甘井子区凌水路136号(近陵水法庭)
新浪微博:DMU法律援助中心
人人:DMU法律援助中心
微信:DMU法律援助中心(DMULegalAid)
土豆:DMU法律援助中心http://www.tudou.com/home/_447492141
DMU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职责中心以追求“平等、自由、和谐、公平、正义、公益 ”为目标,开展各类活动,其中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校外接待站值班工作法律援助中心依托校外工作站的优势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中心校外接待站位于甘井子区凌水法庭西侧,毗邻甘井子区凌水街道,援助对象辐射附近近70万居民,这也是东北高校所属法律援助机构中第一家在校外专门开展法律援助的工作站。
目前法律援助中心日常值班能保证有3——5名志愿者值班,并保证一名指导教师活指导律师现场指导。一年接待法律咨询近900件,通过谈判、仲裁、诉讼等方式处理案件百余件。这样的案件处理能力在大连市基本上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的律师事务所。
为了更好的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打造学生实践教育平台,法律援助中心不但依托校外工作站让学生能更多的接触法律实务工作,同时也立足于理论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名师面对面栏目制作由大连海事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发起举办,邀请法学院风云名师,针对时下的热点话题,从法理,刑法,民法等不同的角度,面对面讨论,将问题从法律视角详细剖析。
这个节目通过名师之口,揭开法律神秘的面纱,以平实的方式,让每个人理解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以及我们所生活的法制社会。无需坚实的法律基础,无需丰富的法律经验,这里的精彩留给爱法律,爱生活的每一个人。
模拟法庭
法律援助中心每年会根据实际案件组织中心成员模拟案件庭审过程,让更多学生了解法律实务程序。2012年11月,我中心根据香港实际案例改编的模拟法庭——“谁是蒙面大盗”在中远报告厅成功举办,经过我中心志愿者们的倾情演绎,将“中国式庭审”的法律实践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本次也活动受到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欢迎,为我校法律文化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中国庭审流程为基准,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充分调动参赛队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其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对观众来说,此活动也是近距离感受法治威严,学习法律理念的良好途径。
校外普法中心将不定期地走向街头,开展普法宣传义务法律咨询和“法律进社区”活动,以提高居民知法、懂法、守法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同时为贯彻无偿服务的理念,对所提供的法律援助不收取任何报酬。
目前每年法律援助中心单独到社区进行普法十余次,并且每年在全国普法日牵头联合大连数所高校以及司法实践单位深入繁华市区开展联合普法活动。经常合作的伙伴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高校,以及大连市法律援助中心、大连市内的法大律师事务所、青松律师事务所、伯宁律师事务所、凌海社区、凌水小学等单位。
参加各类大学的交流项目法援成员参加各类大学的交流项目,与不同学校的学生们探讨学术问题,交流法律援助经验。
“大家零距离”访谈“大家零距离“访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平台,与知名教授与专家零距离对话,由教授专家们来解答疑惑,讲述人生。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能够学习到非常宝贵的知识与经验,也能接触、了解各行各业的精英们,开阔眼界,增长学识。
举办法律知识竞赛
每年法律援助中心主办法律知识竞赛,在法学院学生中开展初赛、复赛和决赛,促进学生学习法律专业理论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知识竞赛所设竞赛环节多、涉及学生范围广、比赛形式丰富、专业知识性深、比赛观赏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成为了法学院最受瞩目的传统活动之一。
志愿者培训讲座每学年法律援助中心都组织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讲座十余场,特别是针对刚加入法律援助中心的见习志愿者提供按照常见案件类型细化进行的培训,每年分阶段将婚姻家庭纠纷、交通肇事纠纷、合同纠纷、人身损害与侵权纠纷以及劳动争议纠纷等常见的纠纷形式类型化,分别邀请法学院教师或法官、律师开展讲座。
大连市中院法律援助日
大连海事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设立于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导诉台由我校法学院老师及法援志愿者在每周周三下午到场值班,免费解答群众遇到的各种法律疑问并为求援贫弱者代理案件。该导诉台的设立以保障社会贫弱者能够不受经济困难的制约,享有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法律帮助权及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人权,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为目标,为其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为中国法治事业贡献力量。
DMU法律援助中心·成绩2004年中心荣获“大连海事大学十佳社团”;
2005年被公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
2004年中心荣获“大连海事大学十佳社团”;
2005年被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示范社团”;
2006年被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评为“全省优秀青少年学习组织”;
2007年获得“辽宁省优秀大学生社团”和“优秀青少年组织”;
2008年被确定为首批优秀法制宣传志愿者团队;
2009年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第三批“大学生示范社团”,并接受表彰;
2010年入选大连市2006—2010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2011年成立法律援助中心校外工作站,并成为大连市法律援助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分站;
2012年入选中国法学会辽宁省法律援助研究会理事会员单位;
2013年获得“大连市大学生示范社团”。
DMU法律援助中心·近况法律援助中心在几年来处理了一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案件,既包括山东威海22名渔船船员遇害的索赔案件等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案件,也包括湖北省随州市政府地方法规审查等具有深远社会影响的案件;法律援助中心既能为贫困的当事人讨要工资、为交通肇事受害人追偿医疗费用、为老年人追偿保险赔偿、为船员处理劳动纠纷,也参与涉嫌强奸罪、故意杀人罪等重罪的起诉与求偿。 今年来,大连法制日报、大连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追踪报道了法律援助中心处理的案件,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
随着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顺利召开,司法改革的春风将吹遍神州,大连海事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开始了新的征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奋发图强,继续坚持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将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的加强法治建设的精神贯彻在社团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为服务校园师生和广大群众作出自己的贡献。
欢迎光临 大连海事大学-海事家园 (http://www.beeparttim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