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九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操纵性学组第二次学组会议在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321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刘正江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船舶操纵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组织开展以大连海事大学 “育鲲”轮为“标模”的国内船舶操纵性比较研究及相关科学研究。

刘正江致欢迎词,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大连海事大学与各参会单位的悠久历史友谊,对各位莅临会议的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刘正江表示,“育鲲”轮作为一艘技术设备先进的远洋教学实习船,承担了包括交通运输部、大连海事大学等部门的多项课题,即将完工的“育鹏”轮也将继往开来,继续承担起大连海事大学的教学科研任务。他希望参加会议的各个单位的专家教授能够增进联系、加强合作、资源共享,积极的开展科研教学活动。
航海学院李铁山教授对大连海事大学“育鲲”轮的科研设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学组副组长、来自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的张华及与会专家学者对“育鲲”轮的船型代表性进行讨论,肯定了以“育鲲”轮作为实船“标模” 开展相关科研“比较”研究对船舶设计、船舶操纵运动预报及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会议上,专家还就实船试验的控制问题、常规试验、受限试验、环境条件测试等等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和指导性建议。确定了以学组统一组织开展针对“育鲲”轮“标模”的操纵性研究,同时会同其他学组开展“快速性”、“耐波性”的相关科学研究,共同推动“标模”,力争与大连海事大学携手打造以“育鲲轮”为“标模”载体的国家级科学实验平台!
航海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对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操纵性学组做出的努力与贡献表示肯定和感谢,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实现各个成员单位更紧密的合作,携手发展,共同进步。

12日,自全国的船舶操纵专家登上“育鲲”轮,参观驾驶台等,详细了解相关科研设备及仪器,并进行了实船实验。与会专家和代表对我校“育鲲”轮在教学及科研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